自2007年设立以来,香港书奖一直以推动优质阅读,表扬优秀中文出版书籍为理念,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图书奖项。第十届香港书奖11部获奖名单:

潘国灵《写托邦和消失咒》(联经出版社)

董启章《心》(联经出版社)

玛丽安杜布《狮子与鸟》(台湾格林文化)

周保松《小王子的领悟》(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)

刘克襄《虎地猫》(远流出版社)

南海十三郎《小兰斋杂记》(商务印书馆)

陈国球《香港的抒情史》(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)

马家辉《龙头凤尾》(新经典文化)

陆鸿基《坐看云起时:一本香港人的教协史》(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)

魏时煜《霞哥传奇:跨洋电影与女性先锋》(中华书局)

李欧梵《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》(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)

嘉宾合影.jpg

获奖人和颁奖嘉宾合影


《写托邦和消失咒》

潘国灵

1《写托邦和消失咒》.jpg




颁奖词|小说用“沙城”与“写托邦”这两个虚拟地方来述说消失的命题,叩问作家如何安身立命,结构创新,以富于想象的文学语言反思时代。人物与景物和现实生活互相渗透,更具奇幻效果和讽刺意味。


简介|香港知名作家潘国灵已写了十四部书,但本书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,为打造首部长篇,潘国灵度身订做了一批新词:“写托邦(Writopia)、写作疗养院”。


追求安乐窝、世俗幸福的女子,无法理解在写托邦疗养院沉潜写作的男子。只有同样进入写作世界的女子,才能明白作家的魂去了哪里。写小说的人写小说,自曝虚构过程,这是西式后设小说。但《写托邦与消失咒》既曝露作家写小说的过程,也省思写作本身,写透创作病症的林林总总,仿佛写作病理学专著。书写者们在纸上搭建文字堡垒,写进去,三重血泪;长年迷失在书屋和图书馆,在搬书劳苦中体验生活;深知唯有书本,能把自己带到应许地;陷入写作的无限回圈,像堂吉诃德,与自我的风车作战。


《心》

董启章

3《狮子与鸟》.jpg


颁奖词|作者以写作疗养自身,用创新格局之文学语言,挖掘、反思一代人心之苦闷等心景,贪睡中显示社会环境的残酷。本书为作者向夏目漱石的《新》致敬之作。


简介|一个寒冷的冬夜,当妻子正身在异国,一具骷髅似的女体钻进了作家D的被窝……这是一则《聊斋》式的诡异故事,一段非人情的三角关系,一场意马心猿的身心病,一篇私小说式的自白书。


《狮子与鸟》

 文·图/玛丽安杜布 译/赖羽青


3《狮子与鸟》.jpg

颁奖词|故事由狮子遇到一只受伤的小鸟开始,绘画笔触精细,画面素洁纯净,色调温和,营造出一种温柔、轻易慢慢的氛围。本书巧妙地运用空白页牵动作者的好奇心,是一本精致忧伤、使人发感动不已的绘画作品。


简介|作者用一幕幕宁静和谐的画面,谱出旋律优美的故事,无须文字,便能引导读者从中思考分离与相遇、失去与拥有、变与不变的意义。巧妙的是,他更以季节为和声,用冬天的寒冷,对比两人在一起时,心中的温暖;当他们分开,作者又以万物苏醒的春天作为时空背景,两种心境都与环境形成对比,更深化狮子与鸟心中的充实与寂寥。小鸟在春天来临时,回到伙伴归来的队伍中,与狮子分离。狮子纵使不舍,但他知道,这就是人生,他望着小鸟离开,期待与他再见面的那一天。


《小王子的领悟》

周保松



4《小王子的领悟》.jpg



小王子为什么要离开玫瑰?狐狸的教导,为什么能令小王子走出危机,明白驯服的道理?小王子最后选择将命运交托给毒蛇,真的是明智之举吗?小王子真的非如此不可吗?他真的别无选择吗?小王子的问题,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。在《小王子的领悟》中,周保松教授用他的哲思和童心,对这些问题作出深刻解读,并带领读者进入小王子的世界,寻找那美丽的思想绿洲。


《虎地猫》

刘克襄


5《虎地猫》.jpg


颁奖词|作者勾画街猫的生老病死、快乐哀愁,让人看到生命的活力与姿彩。看罢这书,读者或会对其他物种产生怜悯和感怀,不在耽溺与自己的世界,文字晓畅,观察敏锐,是为作者香港书写的又一代表作。


简介|因为行山穿村,刘克襄遇见最有魅力的《四分之三的香港》。因为虎地猫,他了却多年的寻觅,终于窥见街猫的堂奥。这不是动物行为学专书,却精辟地阐述街猫的生存之道。这不是精彩的摄影纪录,可是捕捉了一连串的互动行为。纪录书写+行为摄影+绘图作品+诗句诠释,作者透过多元的创作,爬梳那些追踪猫的日子,以前所未有的组合方式,呈现街猫丰富的国度。


《小兰斋杂记》

南海十三郎

6《小兰斋杂记》.jpg

颁奖词|编者考据南海十三郎六十年底啊的专栏文章,校订精准,书中之附注、编者按语等均见心思。作者用闻言愈发写作,颇具民俗趣味,亦让当代人重新认识十三郎其人其事,以及他对香港戏剧的感受。


简介|著名粤剧编剧家南海十三郎,生前编写过超过一百部剧作,堪称戏剧界传奇。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多姿,唯坊间对他的传闻众说纷纭,零碎之余也未能验证真确性。本套书分为三卷:上卷为《小兰斋主随笔》,以回忆个人及家族往事为主,当中有涉及江家家族及十三郎本人的,也有提及香港生活的具体情况;中卷为《后台好戏》和《梨园趣谈》,涉及梨园掌故、名伶逸事趣闻等,是十三郎亲身经历。此外,也包括他曾编过的名剧本事、曲文节录及剧艺心得等;下卷为《浮生浪墨》,题材围绕十三郎的生活,触及包括交游、病况、感触、时事等主题,内容丰富,另外也透露对生活的看法、个人的价值观、人生观、宗教观和艺术观等。


《香港的抒情史》

陈国球


7《香港的抒情史》.jpg

颁奖词|本书聚焦香港本土文学及文化论述,以抒情史为香港文学史的侧面,对《帝女花》、《客途秋恨》之研究特别深入。素材丰富,呼应时代,并不单纯谈论文学,也凸显出作者的史学功底。


简介|香港就是文学:从海上孤岛到世界都会,从帝国殖民地到社会主义特区,香港经验比传奇更传奇。作者为我们述说文学香港的前世今生,揭示香港对整个华人文化圈的意义,思考香港的未来。地区、中国、政治、殖民、现代性等等这些看起来如“三尺青锋”般冷硬的议题,经作者娓娓道来,化为写给香港的一部抒情史。


《龙头凤尾》

马家辉

8《龙头凤尾》.jpg

颁奖词|这是一本豪情历史小说,勾勒香港百年沧桑,家园、江湖与性别相互隐喻,故意鄙俗的语言显出文艺问道,写出大变局之中隐藏在每个人内心一股不可言说的冲动。


简介|这是马家辉的第一部小说作品,以黑帮为题材进行创作,故事背景是1936年到1943年的香港,正经历中日英战局,从小人物如买毒品的毒虫、堂口的烂仔、舞女和车夫,再到杜月笙、戴笠、宋庆龄、宋子文等大人物都悉数登场,风雨飘摇下的他们都面临着各自的生死抉择。主人公陆南才从一个平凡的车夫迈向黑帮老大的每一步,以及乱世中各色人等因利益的驱使,到最后道德崩溃的过程被作者挥洒得酣畅淋漓,堪称一部精彩的“香港往事”。


《坐看云起时:一本香港人的教协史》

陆鸿基



9《坐看云起时:一本香港人的教协史》.jpg

简介|陆鸿基教授花了五年时间搜集资料、阅读文献、访谈及编撰,完成了三卷有关香港教育史的重要著作,以深度和广度而言,仍属首次。全书共分三卷:卷一战后的香港与教协崛兴的背景:从二战说起,探讨战后香港的政治、社会、教育发展与变迁,阐述促使教协成立的因由;卷二争取教师权益与教育改进:详述教协成立后,对香港教育界, 包括学校、教师、学生等所作出的贡献;卷三教协与公民社会的形成和互动:阐释在社会、政治及教育的巨变下,教协多年来参与的社会活动,并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。本书为香港的教育史填补空白及留下了客观纪录,特别适合对香港的历史及政治转变、社会运动与教育发展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读者。


《霞哥传奇:跨洋电影与女性先锋》

魏时煜



10《霞哥传奇:跨洋电影与女性先锋》.jpg

人称霞哥的伍锦霞是一位从不掩饰自己同性恋取向的奇女子。她在女性幕后影人尚是凤毛麟角的年代,远远走在时代前面,穿梭香港、旧金山和纽约,留下来多部电影和一则文化传奇。本书作者发掘整理了珍藏多年的资料和图片,重塑“霞哥”传奇:把她置回抗战前后的中美关系、华人地位和女权变化的环境,和香港、三藩市、荷李活、纽约的影人影事中,重写伍锦霞的生平事功。以她为焦点又和中外影史上几位女性先锋作出比较,给予她新的国际定位和历史观照。


《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》

李欧梵



11《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》.jpg

在本书中,李欧梵教授选择了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——英雄本色、政教道统、江河岁月、饮食男女、魑魅魍魉、魂兮归来,并在每一个面向上选取一两篇代表性的经典文本,从文学、音乐、电影、艺术等角度畅谈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感受,“大题小做”又“以小见大”。本书即为李欧梵教授特地为香港中文大学的一、二年级学生设计的教材,而非专业研究著作,因此旁征博引、天马行空:项羽与希腊英雄对比、聊斋与爱伦坡相通、通过老电影的译名学古文……